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中央深改小组”)12月30日举行了第八次会议。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一次总结会,也是改革“关键年”——2015年的布局会。
会议指出,2014年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深改小组在财税改革、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央企改革等经济领域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超豪华阵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2014年,中央深改小组应运而生。虽名为“小组”,但其成员均为“大员”,所做均为“大事”。
2014年1月22日中央深改小组成员甫一亮相,其“超豪华”人员配置就令媒体和舆论高度关注。
中央深改小组23位成员包括组长习近平,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另外,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还有10位进入该领导小组,也就是说,小组成员在常委会及政治局中都占有半数以上的席位,而另外9位则是来自全国人大、政协及最高法、最高检、中纪委等机构。如此超高规格的组织结构令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充满信心。
在中央深改小组下设的六个专项小组中,又尤以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小组引人注目。在该专项小组中,包括2位副总理和11位部长级干部,所涉部委包括发改委、央行、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国资委等。成员分别为:政治局委员、副总理马凯,政治局委员、副总理汪洋,全国政协副主席、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工信部部长苗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中央财办主任、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村办主任陈锡文,国资委主任张毅,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几乎涵盖了宏观经济领域所有重要决策部门掌门人。
9份财经领域重要文件
从首次亮相到12月2日召开的第七次会议,每一次中央深改小组的会议议题中都少不了有关经济改革的内容,七次会议中共审议了9份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文件,每份文件都引发了社会和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财税、土地、户籍、央企薪酬、金融等民间所说的改革“硬骨头”,都在中央深化改革小组讨论的范围之内,而随着这些“方案”、“意见”的印发实施,这些领域正在发生着广泛且深入的变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