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前瞻2015中国外交、经济、依法治国等7看点(2)

专家学者前瞻2015中国外交、经济、依法治国等7看点(2)

经济新常态——

郭田勇: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马晓河:经济新常态下有新增长极

本月9日-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会议闭幕两天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再度强调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5年,无疑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作‘一松一紧’的搭配,总体上适应新常态进入期的调控需要,有利于在景气水平、就业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线上,让市场更好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贾康指出。

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涵盖宏观、微观和社会政策,明年的实施力度会加大,以促进实现更加平衡的包容性增长,从宏观上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货币政策总体上要把握好稳健的原则,让实体经济本身的创新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不能片面强调货币本身的作用。”郭田勇说,“明年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这是指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机抉择,当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时,既不能采取新一轮‘放水’,也不能无动于衷,而是要做适度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5大任务。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中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这表明,明年和以后的经济增长恐怕要靠空间布局上新的增长极来带动。”马晓河说。

他认为,上述三大战略与既有的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并不矛盾。比如,长江经济带连接了中东西部,用先进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并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这都透露出区域联动的思路。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