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局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自负责项目,建立工程技术人员分项目负责危桥改造工程制度,县道升级改造分项目成立项目办,局班子成员帮助项目办及时协调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并负责督促工程建设进度;通过组织的加强和机构的完善,促使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体制更顺、抓手更硬、措施更实、领导更加有力。
2、严格建设程序,狠抓质量管理。一是严格执行相关招投标规定,按管理权限分别进入市、县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确保招标公正性和透明性。二是严格合同管理,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必须签订《廉政合同》和《安全生产合同》。同时,向中标单位主要负责人发出约谈函,进一步强化了标后履约管理工作。三是严格工程监理,通过招标选定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监管。四是加强质量监管工作。除了项目办和监理组日常质量监管外,委托中介机构专门负责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严格执行桥梁基础工程验收管理和梁板首件制,明确业主、监理、施工、勘察设计单位职责,对检测不达标的坚决责令返工处理,确保桥梁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安全。
3、统筹各方力量,加快建设进度。强化政策引导,优化施工组织,形成共建合力,全面建立了“六个一”(一名乡镇分管领导,一名局领导班子成员,一名技术人员、一名驻地监理工程师,一块质量监督告示牌,一个中间检测单位)协调互动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主管部门重视、乡镇领导配合、相关单位介入、村级干部参与、工程管理人员主抓、检测单位把关的工程协调工作新格局,做到了工程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
4、注重安全防范,共建平安工地。落实工作责任,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少于两次,针对部分施工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到位。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了重特大事故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5、拓宽宣传方式,提升民生工程知晓率。一是制作危桥加固改造民生工程宣传册,发放至各乡镇、村、社区;二是积极参与县民生工程宣传日活动,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700余份;三是在施工现场设置民生工程监督公示牌和宣传标语,并完成民生工程公示牌制作安装68块;四是在《池州日报·xxxx版》进行一期整版宣传;五是结合县送戏下乡活动,在演出现场悬挂宣传横幅和电子字幕;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县道养护方面我局每月组织一次对县道日常保洁养护进行检查考核通报,严格兑现奖惩,全年组织安排县道路面坑槽修补150公里,投入100余万元,确保县道畅通完好;乡村道养护方面依照乡村道路养护考核办法每季度会同县财政部门按频率组织检查乡村道养护情况,督促乡镇及村级切实落实养护责任,并依据考核结果拨付财政补助资金,全县农村公路管养能力、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市政重点工程建设。
根据主管局党组安排,我担任县交通运输局市政重点办副主任,具体负责县政府交办的县城区部分市政工程建设工作。在工程建设中,主动与相关镇村干部交流沟通,积极协调和化解地方施工环境矛盾纠纷,排除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各项制约因素,取得了较好成效。圣德桥与清风桥连接线、沿河东路、环城东路、瓦垄路等项目均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城北新区三路工程基本完成路基、污水管道及箱涵、明渠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2号桥及接线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审核工作,进入了施工招标准备阶段;云峰山陵园道路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审查工作;城南三路路基工程基本完工。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