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交流 郑重的嘱托(2)

真诚的交流 郑重的嘱托(2)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

习近平提醒手中掌握着权力的县委书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总书记的话,令人清醒,更引起学员们深思。

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在发言中说,都说党校是个大熔炉,进了熔炉就要留下烙印。这烙印最关键的就是党性修养。

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他说:“当县委书记,要记住自己是中国共产党的县委书记,是党派你在这里当县委书记的”;共产主义“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着学员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着最高理想进行实实在在的努力,向着大目标共同努力,把理想不断变为现实。

干事创业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河道的治理完成没有?”

“学校的建设怎么样了?”

“还有多少群众住在窑洞里?”

富平县委书记郭志英在发言中谈到民生工作时,引起习近平的格外关注,他接连追问了几个具体问题。

“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做到心中有民。”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

早在浙江省工作时,习近平就提出一个尖锐问题:不能让“平均收入”掩盖住“不平均”现象。

座谈会上,习近平特别提到了扶贫问题。他说,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5年时间,按照国际标准我们的贫困人口还有不少。扶贫工作必须只争朝夕,决不能让贫困地区掉队。到2020年,如果贫困地区面貌改变不大,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说不出口的。

几位县委书记发言时,都谈到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

习近平说,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很多人都想干一番事业,这种想法和干劲必须有。

谈到自己当年在河北省正定县的工作经历,习近平说:“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

他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做到心中有民,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说过,当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区市。座谈会上,他回忆起30多年前到公社调研的往事。

“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双湖县委书记南培在发言中介绍说,双湖县辖区面积11.67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全年大风日超过280天,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一年近10个月如同在冰窖里生活。

总书记在讲话时特别关注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他说,我们国家地域、条件差异巨大,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作为县委书记,关键是要通过调研搞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