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弊革风清是净化政治生态的直接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拙赋》里说“上安下顺,弊绝风清。”意思是说,上级如果宁静守一不做特殊、越轨的事情,下级就会顺遂上级也不敢做,社会弊端就会绝迹,社会风气就会清明。也就是说,许多风气都是由于上行下效形成的。好的如此,坏的亦如此。
相对于周敦颐“弊绝风清”的理想判断,省委的“实现弊革风清”科学界定,从理想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是针对山西实际的辩证思维和现实考量。实事求是讲,要让坏风气绝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们只能努力地改革、尽量地减少,最后使社会风气渐渐变好。
对于处在重要历史关头的山西来说,贪污腐败之弊、选人用人之弊、权力崇拜之弊、制度虚设之弊、为官不为之弊、监督缺失之弊等等形形色色之弊必须快速革除,否则就难以形成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强大正能量,最终导致山西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错失机会。
实现弊革风清是净化政治生态的直接目标。以前,对于各种腐败没有做到“零容忍”,才客观上造成了“养痈遗患”,使苍蝇变成了老虎,使“小老虎”成长为“大老虎”。当前,在高压反腐的状态下,“不敢腐”已经初步取得了效果,始终如一保持“零容忍”的高压反腐态势,才能使“不敢腐”转变为“不能腐、不想腐”,最终实现弊革风清。不过,有的领导干部的思想还没有及时转变过来,还渴望继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革除错综复杂、形形色色的弊端,还需要“添把柴,加把火”加大力度。
实现弊革风清是重塑山西形象的关键环节。山西出现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的确是影响山西形象和全局的灾难,不过痛定思痛,它也是反思问题、革弊立新的契机。只有高压反腐不松劲,全力治乱不松套,亡羊补牢强制度,防微杜渐除隐患,才能使山西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才能使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红色革命老区、廉政文化富集区的清新形象重放异彩。
实现弊革风清是促进富民强省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方如此,干部才能清正、政治才能清明、政府才能清廉。只有不断加大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的“六权治本”力度,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才能顺利达成富民强省的愿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