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呼唤契约精神

宁夏: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呼唤契约精神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议题,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可以说是深刻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征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经济的内在一致性,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完善提供了明确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重视的契约精神,包括三大元素:契约自由、契约正义与契约严守。其中,契约自由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自由”,则指市场经济中的交换行为是双方自愿的,契约就是这种自由意志达成一致的法律表现。市场关系中的契约自由精神,禁止任何一方使用暴力,包括使用超经济的政治和行政的权力。契约自由表现在对市场主体的要求上,就是商人不能强买强卖、欺诈误导;表现在对行政主体的要求上,就是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过度、不当地干预市场微观活动。只有弘扬契约自由精神,才能鼓励市场创新,激发市场主体与全社会的活力与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大力弘扬契约自由的经济形态,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契约正义强调交换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是平等的。无论他们在市场之外各自的地位和身份如何特殊,在市场中一律都是买者与卖者的关系,不存在任何等级特权和尊卑之分。交易双方要坚守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交易过程中要等价交易与公平交易,弘扬平等互利精神。契约正义也包括在各种市场机会面前的公平竞争,排斥对机会的超经济的垄断。公平原则的落实,一方面需要市场主体慎独自律,包容妥协,诚实缔约履约。另一方面需要司法人员独立公正地行使裁判权。契约严守是契约精神的灵魂、底线要求和落脚点。契约严守强调契约的有效性与神圣性,要求当事人诚信履约,反对当事人违约失信,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契约倘若得不到认真履行,则之前的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就会沦为一种形式。

契约精神说到底强调的是公平正义。而法治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确保现代市场经济有效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权大于法、司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审批过多和监管不力并存,仍有部分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经济进行不合理干预,这往往会导致资源错配和经济效率低下,制约了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发挥。执法不严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有害食品事件频发,腐败问题更是令公众对公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信任度削减。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与我国法治体系的缺失、契约精神的缺失有关。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议题,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可以说是深刻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征后,深思熟虑的结果。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部署,对政府官员的职责,对权力的约束更突出一些,原因在于:在遵守规则,履约践约,倡导契约精神方面,掌握制定游戏规则的政府、官员的角色十分重要,通常会因为其言行的公共性、公众性、权威性、领导性而具有引领社会风气的示范性作用。正如孔子所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据此,全会决定中也同样指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明确了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过程中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这是对政府依法处理好其与市场的关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这些论述对处于整体转折期的中国经济来说,对通过法治来保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会形成一系列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