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达沃斯论坛阐释“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李克强达沃斯论坛阐释“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特别致辞,介绍“全球新局势”下的中国方案,并与100多位全球工商界领袖对话,详解中国改革开放举措。

专家认为,李克强的致辞传递了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宣示了中国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以及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赢的诚意。

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4%。面对“降速”的中国经济,外界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再次浮现。

李克强在论坛致辞中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李克强坚定阐述“中国信心”,这种信心从何而来?“信心来自中国经济最近的表现。在外部需求大大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表现仍然良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说。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不降反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7.4%的增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在今天的世界版图上其实算是中高速。

以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规模来看,即使中国保持每年7%的增长,年度现价增量也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5年前经济增速10%时的数量还要大。

面对外界对房地产、影子银行和地方性债务等问题的担忧,李克强没有回避中国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

“我们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债务、金融等潜在风险。中国储蓄率高达50%,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裕资金。地方性债务70%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是有资产保障的。”李克强说,“中国不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丁一凡表示,中国有效应对国内经济风险,对世界经济格局稳定有重大影响。如果中国经济稳定,世界经济未来增长就有了一个支点。“从这个角度讲,李克强总理发出的信息非常重要。”

动力何在?首提经济“双引擎”

中国经济要行稳至远,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在论坛致辞中,李克强首次提出“双引擎”概念。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第一个引擎意在调动更大范围的市场力量,关键词为“创新”。第二个引擎强调政府作用,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关键词是“服务”。

中国打造新引擎已经“在路上”。2014年,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势头明显。

“此次陪同李克强总理出访的企业家很多来自创新型企业,如阿里巴巴、华为和格力等。”丁一凡说,“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简化行政审批,将激发人们更多的创业热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