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中东行为日本谋划啥(3)

摘要:安倍16日开始访问中东国家。他在访问埃及和约旦后,造访了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原计划他还将访问黎巴嫩和土耳其,但由于突发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绑架日本人质事件,安倍缩短行程提前回国。

外交、经济寻突破

日本官方认为,安倍此行对日本十分重要,22个阿拉伯国家在日本争取“入常”的努力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5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将有五个非常任理事国到期换届。日本和埃及分别代表亚洲和非洲提交了申请。埃及媒体分析,在互相支持对方竞选非常任理事国这一问题上,日本和埃及存在达成默契的可能。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分析认为,日本申请“入常”的短板,是其在全球重要议题上缺乏行动能力,且无法进行经济援助以外的实质性参与,这解释了安倍此次中东之行为何对叙利亚危机、“伊斯兰国”威胁以及巴以和谈等热点问题高调介入。

寻求投资机会是安倍此行的另一个重点。日本出访代表团里包括了30多家企业负责人,囊括了金融、汽车、银行、能源等各领域的领军企业。

日本国内媒体分析,日本经济经历短暂增长后再次陷入衰退,“安倍经济学”饱受质疑,安倍急于为国内企业探索海外机会。

44

(图片说明:1月19日,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总统府,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右)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据以总理办公室发表的公报,安倍表达了日本希望拓展与以色列经济合作的意愿。)

目前,埃及正在发展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可再生能源及一些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可以为日本企业提供投资机会。在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安倍致力于推动“和平繁荣走廊计划”。

“地球仪”还是“甜甜圈”

日本媒体这样评价安倍的外交布局:在无法与中国和韩国进行首脑会谈的情况下,安倍重视对中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外交。

安倍似乎也认识到周边外交环境的现状。他在2013年国会演讲时曾说:“外交,不是要单纯盯着周边诸国关系,而是要像看着地球仪一样俯瞰全世界。”他的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俯瞰地球仪外交”。

韩国媒体指出,如果把安倍访问过的国家画上颜色,形成的将是一个空心圆,漏掉了中韩这两个邻国,就如一个“甜甜圈”,外圈再厚实,中心依然是空的。

分析人士认为,与邻国关系冷淡,却跨越大半个地球去“交朋友”,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不但成本高,而且可靠性和持久性也令人怀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