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如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王伟光:如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最近,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作出详细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意见》精神,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指南。

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支撑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为此,国家先后设立了一大批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赋予其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功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政府主办、靠财政支持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机构发展很快,同时由企业、基金会和民间力量支持的各类专业研究机构也蓬勃兴起。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智库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已有超过6800家各类型智库,最发达的G8国家拥有其中的43%,美国以1828家智库的数量雄踞榜首。目前我国各类智库只有200多家,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就更少。这是与我国所享有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非常不相称的。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智库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强我国软实力,树立好中国形象、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也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有更大的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