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相比,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是有不少新提法,主要有:第一,新型的农业现代化,这与过去的农业现代化提法相比,区别较大。第二,要让城市发展辐射农村、带动农村的发展,到农村去,支援农村的建设。这也是过去讲得比较少的。过去总体的是讲农村资源往城市转移,现在提出城市要对农村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第三,重视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农村的消费市场也是很大的,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除了新提法,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还有如下一些新看点。
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在哪里
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主题,在这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哪些“短板”和难题?我国农业现代化一个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从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转向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经营方式。
中国有13亿人口,过去农业现代化主要是为了多生产粮食,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这次会议提出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去,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虽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土壤污染,后患无穷。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准备通过一系列政策将过去粗放式的农业过渡到精细型农业,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既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我们国家还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休耕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耕作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减少目前资源浪费,寻找一些其他资源,改进传统耕作的方式方法。
如何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过去一说城镇化,大家就跑到城市去,家里的地都扔了,荒了。实际上,就地城镇化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农民所在的村庄通过工业化发展起来,慢慢扩大,就演变成一个小城镇。农民离自己的土地很近,这样的就地城镇化是农民幸福感最高的城镇化,应该积极提倡。
有关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试点的文件马上就要出台。过去征地政策,基本上是把农村的地拿走,如果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够留在农村搞建设,这样就可以把增值部分留在农村,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如何促进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也很重要。所谓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比如资金,可以通过土地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宅基地的抵押等,这样城市资金就到农村去了,支援农村的建设。过去,我国农村的土地、房屋都不能抵押,农村的存款只能单方面跑到城市去,而城市的资金因为没有抵押物到不了农村去。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可以做抵押物,这样城市的资金就可以到农村去了。
城市和农村进行对点帮扶也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县的某一个部门去帮扶某一个村,这样的带动也是很好的。我国不少地方都在实行这样的政策。整个城镇化是多种多样,以后没有必要把农村都撤了,大家都到城市去。美国真正的大城市没有多少人。同样的道理,我们国家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人都弄到城市去。让村庄尽量地发展,慢慢壮大,也能吸引很多人去,这也是一种城市化的新思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