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四大新看点(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四大新看点(3)

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如何理解“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意义何在?

过去十多年我国实行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硬件投入,也就是所谓的“物的新农村”。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及村容村貌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人的关怀及建设相对不足。未来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应该在硬件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软”的方面投入,也就是所谓的“人的新农村”建设。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概念,表明未来国家对农村的建设方向与过去相比要进行调整,从单纯的“物的建设”过渡到“物的建设”与“人的建设”同步推进,从单条腿走路,过渡到两条腿并行。

“人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解决农村“三留守”人群的实际问题。对农村居民要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保服务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比如有些农村开始建立农村居家养老中心,留守老人们每天可以到养老中心吃两顿饭,既提高了老人们的福利,也增进了老人们的了解,很受老人们欢迎。留守儿童上学也应该建立专门的接送制度,解决留守老人的后顾之忧。

二是提升村民的村庄管理水平。村庄建设仅有硬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套制度,加强对村庄人居环境的管理。比如有的地区,不但对乡村进行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村庄的垃圾分类管理、河道污染治理、养殖污染清理,使农村从过去的脏、乱、差,变成村容整洁漂亮。只有加强村民的村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让村庄变得美丽。

三是加强培育职业农民。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短板”,而“人”也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短板”。尽管农村人口数量多,但职业农民较少,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经验种地,种植规模小,闲置的劳动力较多。目前一线种地者平均年龄为57岁,未来谁来种地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阻力。未来农村建设需要通过职业农民培训,让职业农民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农业才能升级换代。在浙江、陕西等地已经开始对农民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审,评定了初级、中级及高级农艺师,让农民有了职业荣誉感,这对人的素质提升意义重大。

四是加强村庄治理制度建设。我国近年来出现不少“小官大贪”,还有在一些地区的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存在拉票贿选,家族宗族势力滥权,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完善村庄治理制度。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对村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解决目前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解决封建迷信抬头,赌博之风盛行等问题。对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问题,要能够做到有报必查,露头就打。

五是加强村落文化保护,让村庄留得住乡愁。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城市扩张很快,农村发展也照搬城市进行大拆大建,逼农民上楼,农村原有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消失得很快。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对村落的保护成为未来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则,加强对村落保护。比如应该规定,对村庄规划、村庄整治,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拆大建,村庄规划要按照村庄原来的格局来做,原来的沟渠、石板路、古树等都要保护。所有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原来的格局都应该尽量完整保存下来,让后代能够有历史的记忆。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