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村旅游:三产融合造就美丽家园
中国的农村建设当中有很多是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能力至关重要,也是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着力点。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次中央一号文件则明确指出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水网、电网、公路网、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并在第十二条中对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说明,这将为打通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间的屏障,使之活化发展从而带动美丽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文件中所到的“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这些都与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农业密不可分的,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文化内涵谁挖掘得准,文化内涵谁表达得新,谁就能够成功。成功的乡村旅游不仅仅能够让回归乡村的城里人看到绿水蓝天,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属于乡村的独特魅力,给他们全新的体验,而这就需要发挥文化创意与文化内涵的决定作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也必将会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此外,文件还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配套体系进行说明,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农村思想阵地:公共文化建设重中之重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公共文化建设则是乡村文化建设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可以说是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如文件第十九条所述:要针对农村的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有赖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文件中所提到的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等等;另一方面则需要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会对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思想阵地建设、乡村文化生活的活跃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提到的这些内容,部分是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则属于公共文化。2015年1月15日,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中也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因此,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文件提到这些内容都暗含了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重大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