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被平均被增收的风险。“三农”工作地位重要,各地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深化农村改革的示范点(片、带),有的地处城郊,有的紧邻交通要道,有的依托风景名胜,有的推进资源开发,有的实行一二三次产业联动,所在地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家庭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也不在少数。但总体而言,许多地方还是山河依旧,许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出现被平均、被增收现象突出。我们体制是个好政策,毕竟是一锤子买卖,也要控制范围、规模和节奏,避免农村土地整理过快扩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农民“被上楼”。切不可将挂钩政策片面作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和降低政府土地取得成本的手段。
克服被平均被增收的风险。“三农”工作地位重要,各地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深化农村改革的示范点(片、带),有的地处城郊,有的紧邻交通要道,有的依托风景名胜,有的推进资源开发,有的实行一二三次产业联动,所在地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家庭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也不在少数。但总体而言,许多地方还是山河依旧,许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出现被平均、被增收现象突出。我们体制的一个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一两个示范点不在话下,也有利于推动全局,关键是那些问题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改变了多少。好事最容易先发生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产生“马太效应”不说,甚至持续投入重复投入,有的示范点还成了专项资金过路通道。我们一定要重视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不仅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改变思路和做法,从条件最差、农民最穷的地方抓起,综合运用深化改革、对口支援、连片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式,尽快让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地方党委政府要尽好引导、支持、规范、监管之责,不遗余力助农持续增收。农民群众也可以拿着这把尺子去丈量各项接踵而至的改革措施。如果改革红利不是主要流向农民,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作者系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