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创建文明城区为抓手,市场管理水平提升
扎实开展“扫黄打非·清源**”专项行动、迎“青奥”文化市场和“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专项整治活动,以查办案件为重要抓手,严控境外流入渗透和境内印刷传播“两个源头”,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410人次,检查场所3000多家次,向全区各网吧、KTV等场所经营业主印发《企业安全生产报告书》300余份,卫生整改告知书14份,共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场所5家,要求现场督促安全隐患整改的场所4家,立案查处1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990盘,盗版书籍98本,取缔非法摊点8个。扎实开展创建城市文明示范点工作,对文化市场城市文明示范点的4家网吧,确定责任人,落实责任制度,发放测评标准,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充分发挥城市文明示范点的典型推动、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改革”和“民生”两大主题,把改革创新贯穿文化建设之中,把“民生为先”落实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全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思路、勇于实践、开拓创新,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努力打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区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市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把文化软实力抓硬、抓实,使之成为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增强文化惠民生命力
**年下半年,公共文化目标任务主要有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江苏省“书香**”示范园区、街道、村(社区)创建,南京市文化惠民活动“百千万行动计划”和“百场公益演出”,以及示范文化站(室)创建任务,第十四届“**之春”群文节、文化三送工程等。我们将着力“节俭、服务和创新”,不断增强文化惠民事业的生命力。
一是着力节俭务实。转变以前大舞台、大制作观念,改变“**之春”运营模式,回归**之春群文节原有本意,坚持勤俭节约、简朴大方、自编自演的原则,组织多场次、多频次和群众参与度高的演出,因地制宜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舞台放在离群众最近的广场、公园、空地或学校假期闲置的广场,不外请明星大腕、名主持,不用豪华的舞美设备,想办法花小价钱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
二是着力强化服务。一是建设以“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为支撑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文物藏品、图书资料、文艺节目等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市民,服务于市民,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二是加快推进“书香**”建设,完成试点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在社会、学校、家庭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阅读风尚。三是继续推行文艺人才下乡,完善下乡机制,落实考核制度,更多的为基层培育文艺骨干、创作文艺作品和打造特色文艺团队。
三是着力创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探索组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理事会,吸纳专业人员和各界人士参与管理;探索改制后的锡剧团做大做强路径;建立完善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各项管理制度和规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分离管理权、审批权和监督权、处罚权,推进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的组建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指南,探索我区重点研究课题,力争年内有所突破。完善设施建设。本着固强补弱原则,加强个体研究,对照创建标准,逐项推进落实,力争有新突破。推进杨家圩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新建横溪街道、淳化街道,湖熟街道三个文体中心建设,完成区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今年,力争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街道1个,创建南京市示范文化站1-2个(淳化、湖熟)、示范文化室9-10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