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历史总是在继往开来中展现新的气象、新的境界、新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呈现出一张清晰深邃、科学有效的路线图,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既是理论也是实践,既是目标也是纲领,既是传承也是开创,集中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方针。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深刻蕴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筹划

新形势下,我们党依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精心筹划坚持中国道路、攻克前行障碍、全面统筹推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渐次展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历史逻辑与时代逻辑、思想逻辑与现实逻辑、问题逻辑与规律逻辑相结合的产物,标志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治国理政达到新的时代高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依据我国发展现实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现实需要,是一个宏大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要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势而出。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规划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门槛之局”;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推动系统变革、深层变革,激发中国制度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不竭动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确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推进建设法治中国;纠“四风”、反腐败,严纪律、讲规矩,集中概括为全面从严治党,打造率领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反映我国各个方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又反映我国总体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就任伊始的这一庄重承诺,体现在对民生的关注、对群众的关心、对困难群体的关爱上,更体现在履行执政使命、制定发展战略,抓住根本、谋划全局、着眼长远,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上。在10年内的时间里,民族复兴将达到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我国将进入一个什么水准的社会,直接关系到这一代人的美好向往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更加走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小康描绘了人民幸福的近期愿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仅是温饱富足,而且要社会公平公正,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共同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了实现人民幸福的体制障碍,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了保障人民权利的制度基础。人民群众的幸福向往能否实现,关键在党,在于党能否永葆先进性质和恪守根本宗旨。党风关乎民心,反对腐败顺应民心,全面从严治党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同和高度支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回应人民愿望心声,以人民利益为经纬谋篇布局,是新形势下党执政为民的集中表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解决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外有阻力和压力,内有困难和风险,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总书记强调,要直面矛盾,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如果遇到深层矛盾皱眉头,碰到复杂矛盾绕着走,就不会有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重大矛盾、敢于激流勇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直指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一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发展目标;二是要解决好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利益固化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发展动力;三是要解决好治理方式不相适应、人治传统根子很深的现实矛盾,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发展方式;四是要解决好一些地方“四风”泛滥、腐败严重的紧迫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发展关键。这些矛盾总起来说,就是民族复兴目标与前进道路障碍的矛盾。清醒认识主要矛盾,才有“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集中推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