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期间就是扒手猖獗之时,各地公安机关应该进行专项打击活动。这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春运严厉打击扒手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公安机关组织万余名民警、协警、综治员和保安员,分片包干、撒网布控,在全市范围开展集中反扒清查专项行动。希望各地公安机关都能在春运期间这样做,把小偷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确保群众在春运期间不丢失财物。
诚然,公安机关人手少,主要精力不可能用到反扒上面,这也是小偷猖狂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反扒协会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于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成立反扒协会,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嫉恶向善的心理,能够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形成反扒的高潮。值得期待,应该推广。
对“我是扒手”应有“秋后算账”
看到小偷贴着“我是扒手”作案的场景,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仔细品味,我们在讥笑这个窃贼有点笨的同时,也不免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一者,小偷被贴“我是扒手”,虽然出丑,最终却全身而退,这何尝不是对围观公众的讽刺?二者,小偷敢于在派出所门口作案,且网友反映“该路段治安较差”,足以反证该派出所管控手段乏力。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该网友缺乏正义感,给盗贼贴“我是扒手”,只是在耍小聪明。诚然,网友耍宝式的恶作剧,确实缺少理性的考量,造成“打草惊蛇”,但在治安条件较差,附近可能还有盗窃团伙的情况下,敢于“贴条示警”,又何尝不是一种担当?因此,过分苛求网友站出来,对小偷大声喝止,也是对其安全的一种不负责任。
其实,给盗贼贴“我是扒手”,是该路段“不太平”的高度凝练。小偷被轻易贴上“我是扒手”,足见其“窃技”、警觉性一般。可这样的笨贼,居然能在派出所门口,肆无忌惮的作案,也反证了相关派出所是在“无为而治”。“我是扒手”溜掉,应看成是一个整改通知单。相关派出所有必要对自己辖区的治安,来一次“大扫除”,还群众一个安全、惬意的出行环境。
那么,如何有效管控辖区的治安状况呢?首先,增加民警的紧迫感、主动性。事实上,民警的巡查频次、范围,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在盗窃多发地区、人流密集路段,民警增加巡逻频次,自然会压缩小偷的作案几率。因此,相关派出所要切实让民警动起来,不给小偷嚣张的机会。
其次,要增加技术手段。车站本身就是人流车流密集地段,相关单位应该加大监控,让小偷即使逃得了一时,也能被“秋后算账”。唯有如此,才能让在自己的家门口,发生“我是扒手”这样的“打脸”事件真正绝迹。
【启示与思考】
给小偷背上贴纸条,充满风险,需要胆大、心细、灵活机智,不漏任何痕迹,如果不小心被小偷发现,双方动起手来,麻烦就大了,因此,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
小偷背后被贴“我是扒手”纸条揭示一个问题:不论小偷有多厉害,始终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小偷在公共场所活动,当他们打行人的主意的时候,也有人注意和留心到他们。可见小偷的行为并不是滴水不漏的,而是时刻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的,要发现和抓住小偷并不难,难的是缺少共同对付小偷的行动意识。
且慢“忍俊不禁”。如果没有一个人上去制止扒手的扒窃行为,如果只是一群人围观扒手扒窃,如果只是网友偷偷将这一幕拍下来上传到网络上,那么小偷背上即便有条,那又有何意义呢?
对于猖獗的扒手,不能依赖和指望有心人在扒手背上贴“我是扒手”的纸条,还必须依赖社会上的所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敢于与扒手作斗争,对正在扒窃的扒手要敢于及时制止,并交由公安机关依法惩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