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企撤离 不必过分紧张(2)

对外企撤离 不必过分紧张(2)

在华外资企业将迎来“白银时代”

对于引资的未来形势,沈丹阳在2月1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给我国今年吸收外资工作确实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考虑到我们较强的引资综合竞争力,这个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数据显示,2014全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稳中有进。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连续23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

“预计2015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还将保持稳定。无论如何,我们对中国吸收外资在全球名列前茅还是充满信心的。”沈丹阳指出,一方面,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综合竞争力仍有优势。另一方面,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沈丹阳表示,新的一年,我们会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促进投资环境透明化和便利化。将修订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度缩减外商投资的准入限制。将推动相关部门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对外商投资企业同等保护、公平执法。还将及时了解和回应外商对外资环境的关切,维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在2014—2016年最具前景的东道国经济体里,中国仍位居首位。”沈丹阳介绍。

中美商会发布的《2015 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也对继续对华投资展现出信心。报告指出,尽管在中国开展业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但超过60%的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全球三大投资重点之一,外资企业将继续调整在华运营以适应环境。他们认为,向全新经济模式的转变虽然艰难但最终定会成功,外资企业也将获得更为公平的待遇。

高速的经济增长,低成本的投入,较低的市场竞争等这些不可复制的有利条件长期以来支撑了外资企业在华的“黄金时代”。2014年9月,在《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14/2015》的发布会上,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说: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在华外资企业将迎来一个长期且可持续的“白银时代”。

“如果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能够达到6%-7%,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仍然能保证无限的商机,”伍德克展望,“对欧盟商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现代创新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发展时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