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巨人的政治遗产(2)

小国巨人的政治遗产(2)

有批评者将新加坡形容为“保姆之邦”,国人从摇篮到坟墓,都受到政府的呵护。其实,这也反映了李光耀巨细靡遗的治国作风。从机场的建设到个人的行为,从语文及种族政策到国人的婚嫁及生育问题,都有李光耀的意志和身影。在建国初期,虽然经济建设是头等要事,但李光耀还是致力于将新加坡这块土地培育成闻名遐迩的“花园城市”,并巧妙地使经济发展与绿化城市结合在一起。他表示,在他推行的众多计划中,绿化计划的成本收益最高。

李光耀也通过社会运动及严刑峻法,提高国人的素质,这包括清洁运动及礼貌运动等等。外国通讯员冷嘲热讽他推行的社会运动,并语带双关形容新加坡为“罚款之邦”。但李光耀自信地说:“他们可以嘲笑我们,可我深信最后开怀大笑的会是我们。”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及多元文化的国家,同时又必须以全球为经济腹地,因此李光耀在建国初期,便决定以英语为共同的工作语言。此外,他也坚信,每个族群必须学习他们的母语及文化。他的双语双文化政策,虽然无法让所有的人感到满意,但却配合了新加坡的国情。这个政策,让新加坡在经济需要与文化稳定力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国际舞台上,李光耀运筹帷幄,否定了小国无外交的说法。实际上,新加坡今天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及影响力,远超过其地域或国力。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在大国之间穿梭自如,与它们建立不卑不亢的特殊关系,并赢得国际的尊重。他经常从战略的高度,为大国分析时局,阐述各自的利害关系,从而为新加坡这个小国拓宽外交空间。

新加坡虽是小国,但李光耀这位小国领袖对时局的精辟分析,赢得许多大国领袖的认可,并将他的直率批评视为诤言。因此,在李光耀的领导下,新加坡扮演的中转站角色,不仅是在经济层面,也表现在外交领域。

李光耀的国际观,也是以务实为核心。对他而言,没有人亏欠我们,要生存与发展,我们就必须对其他国家有价值。另一方面,小国要避免沦为附庸国,就不能依靠大国的恩赐,而是确保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因此,他大力主张美国在本区域维持军事力量,并认为这是区域稳定的基石。与此同时,他也积极鼓励中国以和平的姿态崛起,在本区域扮演积极的角色。

当美国失去了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新加坡让美军使用它的军事设施,以确保美国在本区域的军事承担。当中国在借鉴外国的经济发展经验时,新加坡推展了新中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从而提升两国的双边关系。小国能够在大国战略竞争的夹缝中游刃自如,展现了李光耀敏锐的战略思维。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年是新加坡独立50周年,国人在享有安全、富足与尊严的情况下,昂首迈入建国的另一阶段,这与国人在独立初期的忐忑不安,形成强烈的对比。新加坡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第三世界晋升为第一世界,李光耀居功至伟。对李光耀个人而言,他走完了一个充实又意义非凡的人生。对新加坡而言,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弥足珍贵。新的一代将在他奠定的基础上,承先启后,再创辉煌。

李光耀是当之无愧的建国之父,其功绩将为后人铭记并久远传诵。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