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 渐进式延迟退休需凝聚社会共识(2)

经典案例 | 渐进式延迟退休需凝聚社会共识(2)

张川川的课题组经实证研究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技能、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两种类型的劳动力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反而很可能是互补关系。同时,一个经济体的就业岗位也并非完全固定的,一类劳动力增加不会必然引起另一类劳动力的减少。

他认为,延长退休不会挤出青年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退休人口和非退休人口在消费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退休年龄调整将影响社会总需求。

具体来说,退休后个人和家庭消费会显著下降,包括与工作相关的支出,如交通、着装和餐饮支出等。研究发现,城镇职工退休后与工作相关的消费减少了超过30%,其他消费减少了15%。

“退休所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会减少对劳动力的引致需求,从而抑制就业。反之则能够增加总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就业。”张川川说。

【启示与思考】

延迟退休是各国现代社会化进程中普遍采取的一项社会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一般采取渐进式方式进行调整。我国职工退休年龄比较低,而我国城镇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5 岁以上。较低的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的情况不相适应,甚至出现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超过缴费年限的现象。因此,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这项政策复杂性、敏感性很强。

渐进式延迟退休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带来的影响。这是许多国家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方面通行的做法,也符合我国的实际。

退休年龄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如果追求一步到位,比如说采取一下子就将退休年龄提高三到五年的“激进式”延退是不现实的,这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激进步骤,“千树万树”也是不会如期开花的。

相比之下,“渐进式”强调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即事先告知人们延迟退休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给大家一个思想准备,待条件成熟了就开始分步走,区别对待不同群体、不同情况等,重点就是要迈小步地“走”到预期目标,避免造成大的影响和波动。可以说,这是经实践证明的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最有效、最科学、最合理的改革方式,这里的每一小步渐进,都是延迟退休年龄的一大步前进。

改革必然要调整现有的利益格局。延迟退休,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固化的利益,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忧,社会上对此反响也非常强烈。

反对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延迟退休年龄会导致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变长,而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相对减少,这一增一减影响到人们退休后的利益;二是延长退休年龄会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造成冲击;三是延迟退休年龄主要是为了弥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根据网上的说法,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 亿元,减支160 亿元,能减缓基金缺口200 亿元。

“渐进式延迟退休”,其实也有“一刀切”的嫌疑。它并没有允许所有的工作者,存有一丁点“自愿退休”的梦想。虽然看似渐进,实际上仍然是在玩心跳——到了哪年哪月,那些要退休的人员都会发现,面对退休,他们无从选择,人社部门已经提前规划好了他们工作和养老的界线。《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就曾发起过“你赞成延迟退休吗”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6.9%的人反对延迟退休,47.3%的人认为延迟退休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27.3%的人认为职工的健康状况会下降。既然这些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那么保证自愿基础上的弹性退休,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满意。

弹性退休制之下,是60岁退休,还是65岁退休,还是如美国人那样可以最晚到67岁退休、如欧洲一些国家那样最晚到69岁退休,这都可以实行。如果一个人,不想在65岁之后,拿所谓的较高的退休金,那么,他完全可以选择在60岁时自主选择退休。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承担更大的工作压力都不在话下,少领几年的退休金也不在话下,那么,也完全能够得到尊重。

弹性退休制,是对广大劳动者基本意愿的尊重,而尊重是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的最重要理念之一。另外,对于公职人员,则一定要规定“达到某一年龄一定要退休”的条条框框,防止“恋权”现象的发生。而涉及公共利益的东西,最好不要一刀切,只有涉及公平问题和公务问题的时候,才最好要严格卡一些死板制度。因此,有人提出实行更有人情味的弹性退休,能够照顾到更多人的想法和利益,能够满足更多的人不同诉求,能够体现我们社会的进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