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成为“中东风暴眼”?

也门成为“中东风暴眼”?

沙特等国战机持续对也门胡塞武装组织目标实施空袭。阿盟秘书长阿拉比3月29日表示,多个阿拉伯国家对也门的军事行动将持续下去,直到胡塞武装组织“交出武器并撤出所占区域”。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从也门撤离侨民和工作人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证实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从也门撤侨的准备工作。

分析人士指出,100架次战机出动,15万士兵集结待命,阿拉伯半岛上一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阵仗,还要追溯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专家认为,也门的战乱极有可能影响到中东地区两个重要大国的立场,那就是逊尼派的沙特和什叶派的伊朗。

胡塞民兵如何崛起

据外媒报道,开年以来,也门发生规模空前的战乱,什叶派胡塞民兵武装继夺取首都萨那后持续南进,将总统哈迪领导的逊尼派政府军逼入绝境。

胡塞民兵的壮大,要追溯到1992年在萨亚达省扎伊迪部落(属于什叶派)里成立的“青年信仰运动”,其核心人物是宗教学者侯塞因·阿尔·胡塞。起初它只是神学组织。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青年信仰运动在也门首都萨那屡次举行反美和反犹太人的示威运动,遭到萨利赫总统镇压,导致800多名扎伊迪青年被捕。

2004年,萨利赫一度邀请运动领袖侯塞因协商谈判,但被拒绝。2004年6月18日,政府军在萨亚达省展开针对信仰运动的清剿,该组织索性扯起反旗。9月10日,侯塞因在战斗中阵亡,指挥权转入战友阿卜杜拉·马利克·胡塞手里,同时来自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及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顾问团也承担起训练和指挥职能。胡塞民兵刚起事时,成员只有1000~3000人,但通过“以战养战”和外部输血,如今已有1万名战士,这还不包括约10~12万名追随者。

2011年10月,胡塞民兵占领也门与沙特边境制高点可汗山,沙特因感受到威胁,遂出动空军战斗机实施长达一周的轰炸,但并未伤及胡塞民兵的筋骨。之后,也门政府军与胡塞民兵的战斗一直断断续续,直到2010年达成停火协议。但没想到2011年席卷整个中东的“阿拉伯之春”宣告统治也门33年的萨利赫政府倒台,当各政党围绕“后萨利赫”时代而争权夺利之际,拒绝参加全国对话会议的胡塞民兵却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控制区,2011年11月~次年5月,胡塞彻底控制萨亚达、焦夫和哈杰三省,不仅获得红海出海口,方便获取外援,同时也对萨那构成直接威胁。2014年9月21日,胡塞民兵宣布经过两周的血战,控制萨那政府大楼和广播电台,并夺取了萨那卫星城拉达,现任总统哈迪及其领导的政府军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沙特着急捍卫“后院”

今年1月19日,胡塞民兵的坦克杀进萨那总统府,软禁总统哈迪。2月6日,胡塞武装单方面宣布成立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取代现有总统和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胡塞组织要求也门各政党在联合国的协调下通过谈判解决政治危机,这一决定招致议会多个党派强烈反对,议会三大党均发表声明,拒绝与胡塞组织合作。为了平息危机,也门各党派在联合国代表的协调下进行政治对话,但未能达成协议。针对胡塞组织夺权,由沙特主导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胡塞组织“违背宪法”,要求该组织尽快释放总统哈迪,加入联合国主导的谈判,否则将采取进一步反制措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