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战事引爆“新中东战争”?(2)

也门战事引爆“新中东战争”?(2)

第二,从地区国家利益出发。也门一直是逊尼派和什叶派在中东角力的要地。沙特作为伊斯兰世界逊尼派的代表,与也门有着漫长的边界,绝不愿看着什叶派胡塞武装在“邻院放火”而坐视不理。沙特断然出手施援还有与伊朗“隔空过招”之意。伊朗与也门胡塞武装同属什叶派,关系紧密。胡塞武装一直主张也门仿效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反对逊尼派主导的世俗中央政府。沙特是中东逊尼派最强壮的“领头羊”,在海合会、阿拉伯联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国王萨勒曼执政不久,拿胡塞武装开刀,主动“领衔”盟军,充当打击先锋,显露其强力的外交手腕和主导地区的决心。以逊尼派势力为主导的海湾国家,特别是海合会国家和部分阿拉伯联盟国家长年饱受“恐怖恶魔”影响,早就希冀军事联手共同抗敌,对沙特组建联合部队打击胡塞提议积极呼应,在行动上予以积极配合。

第三,从地缘博弈角度考虑。在沙特的号召下,埃及、苏丹、摩洛哥和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域外国家参与阿拉伯联军,导致也门乱局的影响力已经外溢到更远的北非、南亚等地区,战争影响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阿拉伯地区。从域外力量来看,美国在中东事务中影响力已有所衰退,其既不愿在打击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中挑起大梁,又不肯在打击什叶派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中介入过深,只好小心翼翼地选择了“有限支援”,但“不深度介入”的灵活策略,最大限度降低政治风险。基于上述几点,这场错综复杂的宗教和政治冲突便有了“旧瓶”装“新酒”的意味。

何去何从——

中东乱局更趋复杂 

也门局势好似中东乱象的一个微缩景观:世俗权力之争的表面下,混杂着纷乱的宗教派别之争;政府力量、反政府力量、部落武装、宗教势力、极端组织等错综交织。其中,还掺和着中东地区大国之争,以及域外大国的因素,各类教派问题与政治权力博弈相生相伴,可谓是乱象丛生。不言而喻,阿拉伯联军武装干涉也门冲突将对中东地缘政治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

首先,也门正滑向分裂的边缘。由于长期的权力争斗、宗教纷争及地方分裂活动,也门版图已经碎片化:北部为胡塞武装和前总统萨利赫的支持者所控制;中部系现任总统哈迪支持者所控制;南部地区则为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的势力范围;此外,还有南也门4省为“南方运动组织”控制地区,与前三者的主张各异。在阿拉伯联军强力干预下,也门战场的暴力、动荡、混乱必将表现出新的马赛克式地缘图谱,陷入一种分裂割据的内战状态。即使也门局势稳定下来,这场冲突引发的社会动荡及隐患仍将持续多年,无法彻底消除,并将构成未来一种常态式的地缘不稳定。

其次,战事发展进程犹存变数。沙特为首的阿拉伯联军出手易,收手难。战争成本昂贵,战线模糊,期限不确定,任何一方都没有很明确的“游戏规则”或“退出策略”。伊朗虽然支持胡塞武装,但囿于自身麻烦,并不把也门视作自己首要的战略重点,又正值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关键节点,顾忌较多,“真刀实枪”介入也门乱局的决心并不大。从也门历史上多次遭受外国入侵和殖民统治的历史经验看,也门普通民众对外力干预十分反感,阿拉伯联军军事干涉可能刺激更多也门民众选择支持胡塞组织和反对派势力,使这场战事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最后,战事持续或将滋生恐怖力量。也门乱局下最大的受益者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伊斯兰国”及其他极端组织。有迹象表明,“基地”组织正趁也门骚乱之际卷土而来。一旦这场战事持续时间较久或规模进一步扩大,必将干扰国际社会和中东国家对“伊斯兰国”的打击进程。不容忽视的是,处于劣势的胡塞武装为求取生存,极可能在乱世中将仿效“伊斯兰国”行动模式,采取极端激进、暴力的手段实施武装恐怖活动。未来,如何遏制也门乱局中悄然膨胀的极端势力,将会是考验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的一个重要难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