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动力,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改革成果需要法治固化,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稳定性、规范性;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一致、辩证统一。只有全社会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战略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四个全面”贯穿一个系统主题
“四个全面”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系统主题。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题。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动力、社会运行、社会主体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样本。它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它用新的视野、新的方略、新的布局,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途径,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作者系宁县县委讲师组副组长,讲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