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结果一出,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大城市限车限行作铺垫。但根据环保部通报,这是正在花费巨资建设的全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调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为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支撑。
当前,雾霾已经成了大半个中国的心肺之患,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从没这么强烈。但人们对雾霾的认识,更多还停留在感官层面,缺乏科学分析和数据支撑。环保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环境治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表现,应该肯定。
当然,获取监测数据和结果是第一步,还要看怎么解读。9个城市的污染源解析结果基本符合人们的直观感受。北京、杭州、深圳、广州都是超大型中心城市,市区重工业企业不多或已外迁,机动车保有量大且活动集中,所以机动车成了主要污染源并不奇怪;而石家庄、南京等城市大多位于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燃煤、扬尘和工业生产成为污染“元凶”,也很好理解。
不过,这里说的主要是本地污染源,大气污染流动性很强,不受地理行政区划的约束,很多污染源是输入性的,这也是我们非常强调区域协同治理的原因。所以,即便北京空气主要污染源是机动车,也不意味着不需要节能减排,不要治理扬尘、燃煤和工业污染。只是,精细化的科学分析,可以为不同地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政策提供依据,让治污更精准有效。
环境保护和空气治理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但这种参与和监督应建立在掌握情况、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政府在出台公共政策和治污措施时,也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服公众。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