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智库应抓住机遇、强化自身、服务社会
良好的政策环境只是社会智库发展的外在保障。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内在潜力,才能使社会智库发展壮大,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释放自己应有的光彩。社会智库应抓住以下关键点提升自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智库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社会智库的研究与活动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谋划、创新、行动,进而产出高质量的思想成果。
充分发挥优势和彰显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和长处。从实际出发,善于对本智库研究的领域作全面研究、系统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着力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善于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深入实际做调查研究,围绕决策需求,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关键是要提高科学研判、战略思考和超前谋划的能力。
注重成果的多样性和转化应用。就研究领域的一些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期分批、多种形式、及时地提交有关研究成果;要多出阶段性、时效性强的研究成果,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建立灵活有效的成果转化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自身制度建设。要遵循智库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科研、咨询、财务、成果转化和评估奖励等内部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安排和内部生态。应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人才集成机制,把人才个体智慧凝聚成智库整体优势;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培育和营造智库文化,打造忠于职守的思想境界和良好作风。
近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一直遵循以上几点,着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社会智库,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会自2010年4月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确立了建设专业化的行政改革智库的奋斗目标。5年来,研究会始终围绕党和政府中心任务,积极组织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及时向中央建言献策,包括研究提出了《尽快全面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报告》《关于实行大数据治国战略的建议》等40多项重要建议,一些成果被吸收到中央有关文件中;突出行政体制改革特色,推进理论创新,连续5年举办中国行政改革论坛,邀请党政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会议或重要文件政策出台后,在第一时间组织研究会内外专家学者发表文章、接受采访,举办专题研讨会,加强对公共政策的解读和阐释,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研究会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国际学术交流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欧盟总部、世界银行、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等20多家国(境)外知名学术机构建立联系,向国内外宣传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就;通过召开理事会、举办论坛和专题研讨会以及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搭建多种人才交流平台,提升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的领导能力、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经国家新闻出版机关批准,研究会创办了行政改革类刊物,作为智库发出声音的窗口和平台,并在依法办会前提下探索社会智库发展新模式,成立了一些分支机构,拓展业务范围。
在当前新形势下,社会智库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将和广大社会智库一起抓住机遇、健康发展,对深化行政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进行不懈探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作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