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万隆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为此,我愿提出如下倡议。
第一,深化亚非合作。亚非两大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人口总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三,国家数量超过联合国会员国的一半,亚非合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全球意义。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提高亚非合作水平,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中国也有句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绿色能源、环保、电子商务等合作新亮点,把亚非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深化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用好现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适时建立新的合作平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亚非合作新格局。
亚非地区有100多个国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共同构成异彩纷呈的文明画卷。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让各个文明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亚非合作不是封闭的、排他的,而是开放的、共赢的,我们欢迎其他地区国家积极参与并作出建设性贡献。
第二,拓展南南合作。当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说,南南合作这个提法很好,应该给发明者一枚勋章。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应该抱团取暖、扶携前行,积极开展各领域合作,实现我们各自的发展蓝图。搞好亚非合作,对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亚非国家要深化合作,同时要加强同拉美、南太及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扩大在治国理政方面的对话交流,密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壮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
加强南南合作,需要加强机制建设。要发挥好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机制的作用,建设好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金砖国家等合作平台,推动发展中国家区域组织开展对话交流,探讨建立南南合作新架构。中方支持印尼方建立亚非中心的倡议。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内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引导2015年后发展议程谈判重点关注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好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第三,推进南北合作。万隆精神不仅适用于亚非合作、南南合作,对促进南北合作也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实现世界均衡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批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看,南北关系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世界和平稳定的全局性问题。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开展南北合作的政治基础。合作共赢的基础是平等,离开了平等难以实现合作共赢。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要尊重各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推动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在不附带政治条件基础上,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理念,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建设命运共同体,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