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殿(2)

世界文化遗产——斯普利特古建筑群及戴克里先宫殿(2)

第一位自动隐退的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245年—312年),原名为狄奥克莱斯,罗马帝国皇帝,于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其改革使罗马帝国对各境内地区的统治得以存续,最起码在东部地区持续了数个世纪。在305年,戴克里先五十五岁时,在经过长期的病困后,戴克里先选择退休,决定在他的家乡附近修建一座供他退休后使用的行宫。由于戴克里先的故乡在戴克利亚,因而他选择了萨洛纳城附近的港口作为修建行宫的地点,从公元293年开始,行宫以罗马军事要塞的标准来建造。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遗迹,构成了保护区内的历史景观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遗迹,构成了保护区内的历史景观

行宫的南部面朝大海,宫墙约170-200米长,15-20米高,占地面积达到了38,000 平方米,行宫的水源则从亚德罗源泉通过引水渠输送到行宫,豪华的宫殿和它的周围在当时可以容纳8,000 到 10,000 人,行宫内有花园和娱乐场所,戴克里先还在马里扬山建立了户外运动场。305年宫殿完工,这时戴克里先主动从罗马帝位上退下,成为罗马史上第一位自动隐退的皇帝,几年后,一群罗马参议员来到戴克里先宫要求前任皇帝重登帝位并帮助罗马帝国克服众多的政治危机,戴克里先拒绝了参议员们的请求,带他们参观了行宫,表示自己不会离开自己双手设计创造的美丽花园,这个态势表明了他在统治罗马帝国21年后已经毅然决然不再回到政治旋涡的中央。

城市建筑发展的核心

戴克里先在帝国经历数十年大动乱后重整朝政,加强专制统治,一度恢复稳定。这座皇宫便代表了罗马帝国君主专制强化的特色,取城堡形制,建筑方整严密。该宫南临亚得里亚海,东、西、北三面筑有高墙,大门亦取堡楼形式,在临海一面修有长列古典式拱廊。宫城内有十字大道交于中心,道南是寝宫和陵墓,道北是宾馆和兵营。大道两旁筑有拱廊,中央大道通寝宫处还设有大拱门,气势威严。该宫于 7 世纪外族入侵时遭严重破坏,但中央大拱门犹存于斯普利特市内。

斯普利特的建筑遗迹很丰富

斯普利特的建筑遗迹很丰富

斯普利特城市的建筑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宫殿为核心发展起来。随着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城市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萨洛纳的居民因逃避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来到戴克里先宫避难、生活,以后就在宫殿周围盖起房屋、作坊、商店和教堂。他们在高大的罗马城墙内建立了一座布局协调的城市。至今戴克里先宫的列柱廊、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朱庇特庙都完好无损保存于市中心。斯普利特的建筑遗迹很丰富,最著名的是建造于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的戴克里先宫殿,此外还有12至13世纪的罗马式教堂,中世纪防御工事,15世纪的哥特式宫殿,以及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的宫殿等等。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遗迹,构成了保护区内的历史景观。

责任编辑:宋丽芳,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