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新三步走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

韩庆祥:“新三步走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

二、在“新三步走战略”框架内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对治国理政实践加以分析概括而提升出来的。

在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可运用战略思维,把“四个全面”置于“新三步走战略”框架中来把握其定性、定位与实质。

第一,从“第一步”战略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任内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其治国理政首先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这就既要破解发展进程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和难题,通过“破”以消除障碍,还要建立健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通过“立”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开辟道路。前者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后者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得坚硬的“铁”。作为打“铁”的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其自身必须要“硬”,即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为打好“铁”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两条根本路径或抓手,全面从严治党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为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就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这一纲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四个全面”,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全局和整体。

第二,从“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来看,“四个全面”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总体方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还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更为长远的战略性目标。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必须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一种总体方略。严格来讲,这种总体方略必须具有“目标、动力、保障、主体”四个核心要素,而且这四个核心要素能构成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战略基础,是关键的一步,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动力,是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主体。显然,这一总体方略也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四个全面”,就抓住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全局和整体。

三、运用辩证思维把握“四个全面”中的矛盾关系

在实现“新三步走战略”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矛盾关系尤其是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关系。唯物辩证法及其辩证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化解事物各种矛盾关系的根本方法。因而,在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可运用辩证思维来把握“四个全面”。

第一,“四个全面”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四个全面”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整体,“四个全面”是部分,“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实践层面的一个具有总体性质和战略意义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实践上的战略布局和总体方略。我们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

第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超越和提升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它是“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和精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政治保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