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成长中的亚投行(2)

读懂成长中的亚投行(2)

亚投行将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事实上,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一直在努力构建国际金融新体系,如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和亚洲区域金融的合作。然而,以美国为首的旧势力却竭力维持原有的体系,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上与其他国家僵持不下,几经磋商却难以达成共识,谈判陷入僵局。此时,绕开美国这座大山,另起炉灶开设亚投行,开启国际金融体系的新篇章,达到增量改革的目的,不仅务实,而且行之有效。亚投行将与亚洲多边外汇储备和金砖银行一起形成以亚洲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国际金融新体系。全球经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将进一步降低。

亚投行将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众所周知,由于文化背景和经济原因,亚洲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积累了大量的储蓄剩余。在美国主导下的国际金融秩序,要求亚洲承担全球金融危机的恶果,对外输出大量资本来维持美国的低利率,支持世界经济的复苏,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亚投行的出现将帮助亚洲各国有效管理储备,提高资本收益率,降低贬值风险,在满足亚洲巨大基建融资需求的同时,改变全球储备剩余,达到再平衡的目的。

助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亚投行将缓解中国国内投资的压力。面对外贸难拉、内需难撬的尴尬局面,投资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一驾马车。而一味在国内进行投资的结果是房价飙升、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相继出现,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亚投行的建立,将从金融角度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亚投行作为纽带,将政府储备、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银行资本和企业资本进行整合,引领中国资本走向亚洲。

亚投行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投资收益率下降、出口增长下滑和人口红利消失等诸多原因,中国经济步入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阶段。新常态下的中国处于经济增速转换的阶段,不仅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还需要逐步消化前期刺激性政策带来的后遗症,面临调结构与保增长之间的“两难”选择。亚投行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高资本回报率,还可以借助基础设施建设来缓解煤炭、钢铁和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通过产业转移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亚投行将推动中国自贸区的国际化。自贸区是中国进行的改革试验,目的是从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地与国际规则接轨,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随着上海、天津和福建等地自贸区的成功,中国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国际版的自贸区,特别是亚洲自贸区。亚投行能够解决目前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为中国打造亚洲版的自贸区提供硬件支持。

亚投行将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亚投行实行资本多元化,即不以美元为单一储备货币,人民币将成为其资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建贷款的发放和投资的注入,大量人民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人民币跨境结算和货币互换的规模会迅速扩大,形成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国外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迅速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将得到提高。反过来,这会促进国内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形成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

亚投行将有助于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国金融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人才培养是金融业心中永远的痛。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投行将总部设在北京,这是中国本土的第一个国际性金融机构,其运行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金融工作人员,这种集聚效应将吸引高端人才涌入,形成人才密集优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