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一起读马克思

为什么要一起读马克思

我们为什么要读马克思?为什么要一起读马克思?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抓住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实质。他能告诉我们:在当下,我们究竟该怎样最有效地选择和行动。

马克思是未完成的《资本论》的伟大作者,而《资本论》最划时代的发现,就在于指出:在资本时代,占支配地位的既不是商品流通,也不是货币流通,而是信用即“票据”的流通。在资本时代,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货币买卖关系、商品交换关系,而是“互相预付”关系。因此,正是“信用”把这个时代的经济活动以世界的规模组织起来,信用就是资本时代最基本的组织方式。

在这样的时代,销售者绝不可能把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一股脑全部买下,然后再拿去销售。实际上,生产者从经销商那里拿到的只是一个“信用凭证”而已,而回款和结账则是很遥远的事情。同样地,希望消费者能够用现金支付如此丰富、庞大的“物质涌流”,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资本社会的消费,一般只能采取“信用按揭”这种方式进行。

由于生产的规模总是在扩大,便没有一个生产者能够以“自有资金”去应付这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于是,企业经营者必须获得投资,而这里所谓的“投资”,与其说是一定数量的货币,还不如说就是信用。正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信用评级”,决定了其能否获得货币以及能够获得多少货币投资。

什么是资本呢?简而言之,资本就是对信用的经营。而在一个市民社会(马克思也称为资产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利益是孤立的和彼此对立的,于是,这个社会里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信任和信用,而一旦少数人垄断和操纵了信用机制,那么,他们就会从社会特别是经济结构的最上层去支配和盘剥所有人。实际上,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正是如此。如今,生产、交换和消费已经全球化了,但是,国际信用机制却依然还操纵在华尔街一小撮人的手中——而这就是当今世界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根源所在,这也就是经济危机此起彼伏的根源所在。

改变这个世界的关键,就在于去改变这种少数人垄断和支配信用机制的局面,就是去创造新的信用机制,使资本和投资为生产和交换的健康发展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的是“资本主义”,是信用和资本为少数人发财服务,而不是资本,我们的使命是建立一个服务于大多数人福利和发展的健康的信用机制。而今天,我们建立亚洲基础设施开发投资银行,就是沿着马克思和《资本论》指示的方向前进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