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2)

“三严三实”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2)

体现了时代价值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严三实”是时代的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树立“三严三实”的价值理念。在“四个考验”“四种危险”面前,同样要求发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求党员干部“三严三实”。“三严三实”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党和群众的需要、利益出发提出来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具有社会价值。

“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标识、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的新要求,“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这些新概括和新要求集中体现了新的实践对干部既严又实的要求,即在信念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统一,坚持理想和实干的统一;在人格上坚持党性原则、宗旨观念和高尚情操的统一;在行动上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和为官有为敢于担当的统一,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由此,将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把思想品德、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为人处事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既干事创业又廉洁自律。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