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找回我们军队信仰的坐标系
玛雅:回到“军魂”话题。你曾经在介绍电影《惊沙》的主题歌时说,这是用西路军将士的忠魂在说话。我想问,今天回忆这个英雄群像,倾听他们的忠魂诉说,联想到当代军队和军人,你有什么感慨?这种忠魂今天还在吗?
秦天:感慨太多了!所有这些感慨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魂兮归来”。刚才讲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讲了军队在新时期职能使命的拓展,如果这支军队没有先辈的这种精神,也不可能完成今天的职能使命。军队的根本就是它的魂,这种精神也是军魂的一部分。
我们正在搞一部史论片,叫《向前!向前!向前!》,主旨就是弘扬军魂。通过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一些特别能体现军魂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来展现我军的军魂,展现红色基因的特征。我们相信,这些人物和故事一定能使广大受众感动,这也是我们在创作中努力追求的。因为只有感动了才可能感悟,在感悟中重新去寻找信仰的坐标系。
我一直在思考,当代军人,特别是那些年轻官兵们,还有多少人心里有一个坐标系?有一种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感?过去这种传承是从根儿上一代一代言传身教来的,新兵到部队后,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引领。比如我自己,我当团长是在“济南第一团”。我非常自豪我是“济南第一团”第十一任团长,这是我人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你再看团里一代代、一茬茬战士的荣誉感——“济南第一团”!战争年代中央军委授予的唯一一个团级英雄称号,何等荣耀啊!但关键在于,这种荣誉感不能只是一个符号,而必须通过一个个、一代代具体的人物和群体,把它变成一种具象的感受和氛围,传递到人的心里。在这样的熔炉里,新战士很快就能找到一个精神传承的载体、一个追求理想的方向。
传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但我们要问,今天这样的传承环境还有多少?能够担当传承使命的人还有多少?假如你给他的引领和影响只是在荣誉室里,出了荣誉室他看到的现实情况全是颠覆的,要不了多久他的认识也就会颠覆。如果这样,哪来的军魂?
玛雅:由此可见,正能量和负能量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弘扬军魂不光是树正气,也是在拨乱反正。
秦天:习近平主席有一句话:信仰缺失折射的是信任缺失。这句话特别深刻。如果全军风气都像徐才厚那些人那样,哪来的信任?凭什么信任?又何谈信仰?
玛雅:《向前!向前!向前!》是怎样一部片子,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秦天:这部片子是以史为背景,但不是单纯的军史片,而是以弘扬军魂为主线,揭示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的本质和巨大力量。从1894年甲午战争说起,那时候的中国军队是什么样子?有个日本军官曾经说,他羞于与这样的敌人作战,腐败、贪婪、怯战、贪生怕死、望风而逃,可以说是不堪一击。然而,仅仅40年过去,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个民族,就产生了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二万五千里长征。
40年是个什么概念?它在一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恐怕连一瞬都算不上。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巨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壮举?这当中又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我说这是因为“基因突变”——是这个民族、这支军队产生的一次基因的正突变。其结果是什么?这支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打下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接着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打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就这么几十年的时间,为什么能这样?就是军魂在起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是那些坚定的共产党人,给这支军队注入了一个魂,赋予它钢铁般的意志和战胜一切的力量。今天回忆他们,我们发自内心呼唤:魂兮归来。我相信,当这支军队回归本色,重塑精神,就永远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就一定能够肩负起党和人民的希望与重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