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办”的三个重要内含

“马上就办”的三个重要内含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这篇纪实报道的内容,很明白地告诉我们,“马上就办”的内含,绝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可以说,它是从思想工作方法和谋事做事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上就办”,让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在创立革命学说时提出的名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也让我们想到毛泽东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在诗词中所描述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还让我们想到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写下的那些批示:“不宜拖延”“不要拖延”“不能拖延”。凡此等等,都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做事风格。如果不去做,不去办,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的表态,哪怕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

“马上就办”要表达的,当然不只是一个“急”字。要准确理解它的内含,需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为谁的事“马上就办”?

这是作决策的立场问题。为谁的事,当然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利的事。从根本上说,是对人民有利的事。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所要求的,是马克思主义者想办法做事情的基本立场。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可能遇到需要马上就办的事。如果从个人利益出发来权衡得失,那他就不可能在回答为谁的事“马上就办”这个问题上,交出合格的答卷,就可能立场跑偏,对人民有利的事拖着不办,对自己有利的事马上就办。在工作中“马上就办”的事,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焦裕禄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对县委的干部说,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要到群众中去。他带领县委的干部到火车站看望灾民后,立即开会布置: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房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必须深入牛棚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困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辖区,就由哪个大队负责招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心里最急的事,最需要马上就办的事,总是关乎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的每桩事情,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为人民群众的事情“马上就办”,不仅是站对了立场,而且体现的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真正共产党人的大胸怀、大境界、大品格。

第二,为什么必须和能够“马上就办”?

这是作决策的作风和方法问题。需要“马上就办”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或者是因为机遇当头,错过了再办就很难了;或者是反映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或者是一件长期存在的难事,是块硬骨头,过去没有啃下来;或者是一件会影响到全局,甚至出现连锁反应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事本来并非难事,而是因为一些人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所致,由此到了非“马上就办”不可的地步。确认哪些事要马上就办,当然是靠平时对工作的熟悉和了解,靠肯于和勤于做事,靠肯于和勤于调查,才能发现,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肯于和勤于做事,才能迅速判断和马上就办。选派挂职小岗村党委书记的沈浩,在2005年10月1日国庆那天,放弃休假,回到小岗村,写下了这样一段日记:“三年的时光尚余不足半年,剩下的这一段时光应如何度过,怎样才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挂职以来,他给自己提出了不少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他去分析、去推动小岗村需要办的事情。在他看来,“小岗的发展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的关键时期,松一松就要滑下去,努努力就能推上去”。有了这个判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需要马上就办的事情,也就明确了。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如何才能做到“马上就办”,决策者要积极探索和思考办法,要做到胸中有数,而不是拍脑袋决策,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多谋。能够“马上就办”,对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马上就办”就是“多谋”之后的“善断”,所以,从根本上说,“多谋善断”是“马上就办”的应有之义。有时候,有了多谋善断之后的马上就办,常常能不失时机地改变一些工作走向,从而及时地解决突出的矛盾。我们党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本来是想解决各地存在的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的问题,以完成粮食征购计划。为大会定基调的报告稿下发讨论后,与会者认为,当前的突出矛盾不是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的问题,而是集中过多,领导干部存在严重的主观主义作风,把农民搞得比较苦,所以粮食征购计划不能完成。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多谋”。大家的意见倾向出来了,立刻有一个决断的问题。毛泽东和中央决策层丝毫没有犹豫,果断决定,充分听取地方同志的意见,重新起草大会报告。这就是马上就办。正是这样的多谋善断和马上就办,改变了七千人大会的原定主题,让这个会开成了一个“出气”的会、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的会、反对党内主观武断作风的会,从而不失时机地解决了当时存在的突出矛盾,人们的心情舒畅了,接下来的工作也好做了。

第三,愿不愿和敢不敢“马上就办”?

这是责任担当的问题。作为一种做事风格和工作作风,“马上就办”是靠一种精神动力支撑起来的。这种精神动力,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人走不到今天;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人也走不通未来。在今天,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是什么?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提出的“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具体说来,这些责任需要落实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当中。支撑“马上就办”的精神动力,莫此为甚;“马上就办”体现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莫此为甚。

以上是从大处讲。在实际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马上就办”,所需要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则比较具体,特别是需要拥有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克难的人格力量。陈云在延安时期写过一篇有名的文章,叫《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里面说:“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只是口头上拥护党的决议就算完事,他的责任在于坚决地执行决议,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这些决议。实现党的决议时,在工作中不可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共产党员必须有大无畏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些话,讲得很实在,“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不可能遇事马上就办的。

再进一步说,今天的领导干部总是一路进取、攻坚克难而来,但时间长了,会不会心生疲倦?看到前行路上的“天花板”,甚至发现再往前走会触动自己的“奶酪”,是不是能够依然昂扬进取?特别是目前改革发展稳定诸多矛盾横亘面前,在做与不做、干与不干之间,一经权衡得失,不愿作为、不能尽责、不敢担当的情况是有的。遇事推诿扯皮,从个人利益角度来权衡办与不办、何时办、怎样办的情况,就更不少见了。在这种情况下,落实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率先躬行和提倡的“马上就办”,和落实他在十八大以后反复提倡的敢于担当精神,是连通一致的。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没有担当,何来“马上就办”?担当大小,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怀格局,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今天,我们党已经明确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行动指南,可以说,在许多实际工作中,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能否做到“马上就办”,关系到“四个全面”能不能落地生根这个大问题。“马上就办”所体现的,正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应有的担当精神。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