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世界共同发展新图景(2)

描绘世界共同发展新图景(2)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论述

摘要:随着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一理论将以其强大的解释力、预测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关系思想理论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促使发展中国家主要用西方学说和标准诠释本土经验和世界发展的时代成为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打破西方“自由民主”价值和社会制度是世界所有国家唯一正确选择的神话,认可和包容世界本身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坚持国际社会应尊重各国根据国情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趋于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将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复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引导不同文明、不同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重视培育理想信念,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应携手并肩、共同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法治化,尤其是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主张国际政治应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强调以民为本,突出人民主体地位,致力于打造一个不但物质富裕而且有理想信念的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不但能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而且能共享安全保障、过上避免恐惧的生活,能共享尊严、过上更富精神内涵的生活。

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包含深刻的发展道理,具有清晰的历史逻辑,寄托着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向往。可以预期,随着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一理论将以其强大的解释力、预测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关系思想理论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促使发展中国家主要用西方学说和标准诠释本土经验和世界发展的时代成为历史。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将有力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的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自身发展经验、对融入世界切身体会的总结而发出的时代强音。在过去一个时期,虽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显著加大,但由于在理论创新方面未能实现同步,导致其在国际社会一直未能获得相应的地位和话语权,在精神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限制和束缚了其设定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机会和能力。新型国际关系理论给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精神指导,肯定和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价值,增强了他们维护自身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利于他们增强对自身道路和制度选择的自信。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是现阶段我国为世界贡献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10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经济发展贡献相适应,我国应及时提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学说,在真正成为世界级大国的同时贡献思想理论智慧。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凝聚中国经验,诠释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气派,充分表明我国有能力推出新的思想体系,有能力参与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与革新。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引导、规范和塑造中国人民观察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期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国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如新加坡政要李光耀生前所说的那样:“中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被世界接受的,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成员。这种接受本身就为我们这个世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方面,中国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不是削弱、挑战和替代既有多边金融机构,而是与这些机构互补共进、协调发展;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点,目的同样是在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