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粗放到精细:机制转变,深化细化工作流程。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实现从粗放式的工作机制向精细化的工作机制转变,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明确责任: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既挂帅又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督促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起领导责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督促检查:加大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更加注重突出问题导向,查找落实主体责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加注重检查考核结果应用,对考核评价较低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通过警示约谈、分层通报等形式,传导压力、督促履职,推动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的局面。强化问责:按照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要求,应在严格问责上下功夫。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坚持“一案双查”、“一问三责”,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造成重大影响的,“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压案不报、有案不查、查案不力,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拥有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一把手要多沉下身子,走进群众,多向群众请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都要交给群众评判。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意见,应该欢迎他们批评指出。群众发现党员、干部有违纪违法问题,要让他们有安全畅通的举报渠道。改革创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更加复杂,提出了很多新课题。一把手要深入研究党建实践,善于比较分析,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党的纪律规定要根据形势和党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确保系统配套、务实管用,防止脱离实际、内容模糊不清、滞后于实践。要切实履行执纪职责,拒绝说情风、关系网、利益链,采取管用的措施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使违纪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查处。针对日常监督检查、离任审计、信访举报、查办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对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和廉政谈话,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告诫,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大力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审批流程,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权力之间的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