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调研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全国政协调研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关于《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的解读

编者按:今年4月,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28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1”重要讲话和俞正声主席所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健全规章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本报约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实施办法》起草工作负责人侯建民对文件的特点、作用及意义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今年4月,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28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1”重要讲话和俞正声主席所作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健全规章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

调查研究工作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基础

协商民主以对话交流为主要方式,凭借观点的说服力来凝聚共识。观点说服力根本上取决于论点新颖、论据科学充分、论证严密。调查研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基础和必经的环节。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最终是以提意见、建议的形式进行的,简言之就是“建言献策”。要使政协的建议和意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符合实际、对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就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调研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言献策的质量和协商的成效。

全国政协调查研究工作一般以“专题调研”来命名,是专委会开展经常性工作的主要方式。所设的九个专门委员会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根据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和法制、民族和宗教、港澳台侨、外事、文史和学习等领域来设置,并组织相关领域课题的专题调研工作。这是人民政协调查研究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办公厅还会根据政协自身建设的需要灵活地组织一些调研活动。适应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和提高协商能力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在多年实践和以往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个规范调查研究组织工作全过程的《实施办法》。

增强调查研究的准确性、针对性、深刻性

制定《实施办法》目的是要增强调查研究的准确性、针对性、深刻性,使调研工作不简单停留在一般地听汇报、看现场、发议论上,而是要真正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一要增强客观性。客观性就是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事物都是处在一定时空坐标之中,只有了解它的过去,才能理解其现在,预测其未来;只有掌握了它面临的形势、所处的位置,与其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对其精确定位、作出恰当判断。这就需要深入实际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既要有过去的,也要有当下的;既要有面上的,也要有点上的;既要到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也要到困难较多的地方;既要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也要听取第三方的看法。总之,调研工作要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

二要增强针对性。针对性就是要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和个性,不能泛泛而谈,一概而论。特点和个性都属于特殊性,特殊性决定事物的本质,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研究问题,就是研究事物的特殊性,认识其特殊性,结合其特点提意见、献计策。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重点了解问题所涉及事物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找出其特殊性、概括出其特点、发现其优势。

三要增强深刻性。深刻性就是对问题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的层面,而是要找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决定的,事物的发展有许多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办法。这就需要调研时善于从关系全局的小问题入手,发现制约发展的瓶颈,找准切入点,真正研究透,以点带面,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