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核心价值观化为生活体验

把核心价值观化为生活体验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实践中,人们会产生相应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路径。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让人们体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和意义,在于社会成员的自觉践行,也就是将之“外化于行”。而“外化于行”的前提是“内化入心”,即对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乃至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实效性差,表现在人们的知、行脱节——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存在鸿沟。其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重“灌输”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地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一个人价值观的确立,不可能通过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完成,只有人们自己体验到的知识、道理,才能够内化于心,产生真正的认同,并起到指导其行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实践中,人们会产生相应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路径。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让人们体验。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就是重视直觉、体悟;传统认识论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倡从个人的亲身实践中学习。这种重体验的教育方式在几千年的道德传承实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以道家开其先河。老子之“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要认识这个“道”,却只有用内心直观的方法,即称之为“览”。庄子提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认为要认识“道”,必须靠“大知”,这种认识方法不依靠思虑,而是通过神秘和直觉达到“道体合一”。魏晋的玄学家们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王弼以“无”为本,以为只有圣人才能“体无”,而“圣人体无”是通过内心的省悟。

儒家的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一直是重亲身实践,重个人体验。孔子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把“多闻”、“多见”作为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荀子提出了“学至于行而止”的知行观,认为掌握事物的规律性,既要在思想上明察,又要在行动上去实行、体验。明代王廷相提出“事机之妙得于行”,认识必须通过“随事体察以验会通”,要“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

禅宗创造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传教方法,并极大地促进了禅宗的发展。虽然有晦涩和神秘化的一面,但注重让人自己体悟的方法,在传播价值观上是非常有效的。禅宗南宗的创始人慧能提出“顿悟成佛”说,认为虚空寂静的真如佛性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正面表达的,也不可能通过感觉和思维、语言和文字等正常途径来认识,只能“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禅宗大师们很少直接告诉人们结论,,而是通过情景暗示、截断常规的“棒喝”等各种不言之教的暗示法,让人们自己体悟。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