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融合的思考

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融合的思考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贸区。自贸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升级版,级别更高,是特区、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开放高地。申报自贸区最终能否获批,关键要看自贸区能否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大局,获批后的预期目标落实效果,更要看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能否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应有之义

“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新格局新变化,突破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制约,化解结构性矛盾和产能过剩压力,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通过贸易结构调整及规则重塑对中国发展的封堵,由以习近平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宏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需要自贸区作为基础支撑,形成以点带面、联动发展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平台和重要节点。“一带一路”的核心要点在于东西互济、陆海统筹,要连接成线、发展成带。其推进落实,较为可行的途径是将国内外一些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作为战略支撑,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平台和重要开放窗口。“一带一路”国内段的一些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广阔、潜力较大的交通节点地区,可能成为新的自贸区,发挥对“一带一路”国内相关区域和沿线国家的要素集聚、经济辐射与联动作用。

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目与纲的支撑与引领关系。“一带一路”为纲,自贸区为目,纲举而目张,共同深化对外开放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带一路”提出的“五通”目标与自贸区的“四化”任务有相通之处,比如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正与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相吻合。各个自贸区如同一颗颗“珍珠”,而“一带一路”如同两条“丝线”,二者形成合力,结成“珍珠链”,这是“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关系的典型写照。二者相得益彰,“一带一路”战略为对外开放构建新的平台,深化与沿线国家双边区域经济合作,而自贸区则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行政管理简化等具体方面先行先试,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参与国际贸易谈判积累经验,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