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还需授人以渔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还需授人以渔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并将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减免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6月22日《新京报》)

前不久,毕节四儿童自杀案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而这件事情的另一面,无疑是农村空心化的现状。这些年,“很多农民工长年外出打工,抛家别子,上不能对父母尽孝、下不能对孩子尽到教养责任,致使许多家庭被爱所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如此现状,早已为社会所关注。毕竟,农村空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停滞、生态萧条等外在层面,也体现在留守老人、儿童、妇女的生存困境、心理病态等内在层面。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014年已达到2.74亿,每年还有新增的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的现状,映衬了农村空心化的现实。对农民工而言,涌向城市固然能带来一时经济上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加剧基层的溃败。因此,最可行的办法,仍然是在农村建立起完善的发展机制,均衡资源分配,提供政策倾斜与保障,让农民工能够“返乡”,能够留在自己的家乡发光发热,如此才能让农村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在这样的境况下,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等返乡创业,无疑是值得点赞的。毕竟,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调整,东南沿海的农民工返乡趋势不可逆转。而此次出台的措施,也是诚意十足,从五方面进行了保障:一是降低返乡创业门槛;二是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五是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

不过,一个永远不能忘却的常识是: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可以说,鼓励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等返乡创业没有任何问题,也是建立农村发展机制的关键环节。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员在创业上,仍然缺乏足够的经验,而创业并不等同于吃饭睡觉,这意味着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广东省人社厅就业局副局长唐圣章曾透露,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1%,低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大学生如此,农民工和退役士兵等也未必能高到哪里去。

因而,鼓励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当前的各种制度设置、政策倾斜等,大多只是授人以鱼的举措,在经济上给予足够的帮扶;但在经验上,仍然缺乏足够的辅导与培训。可以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授人以鱼之外还需授人以渔,举办必要的创业培训、辅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唯有多项并举,才能让农村重焕生机,也才是对农民这个最庞大人群的生存补救。而做到吾民归吾土,才是万千家庭最为期待的事情。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