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五一’讲话”)中强调,要“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这些要求,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历史的选择和结论

劳动是人类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条件,创造是社会得以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289页)《国际歌》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自古以来,各国劳动群众,依靠劳动和创造,推动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从而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低级向高级的变革。

我们中国古代劳动群众,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文明,使中国的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在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劳动群众,却一直处于受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同志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26页)劳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从此“劳动光荣”成为时代强音。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全国人民依靠劳动和创造,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逐步认识到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毋庸讳言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劳动光荣”的口号不流行了。即使强调重视劳动,很多情况下重视的也是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更严重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普通职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和保障,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应当承认,资本有其历史进步性,资本参与分配有其现实合理性;还应该看到,资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在劳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走过去那种完全否定资本的老路,又不能步入新的忽视劳动的歧途。

对于劳资关系,就连开明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也有深刻认识。早在150多年前,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曾说:“劳动先于资本,并独立于资本。资本只是劳动的成果,假使不先有劳动,就不可能有资本。劳动是资本的前辈,应该受到更多得多的尊重。”(《林肯选集》,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5页)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应该而且能够更好地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牢固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候,正值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曾经保持的长期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讲话中要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所谓“辛勤劳动”,指明了劳动的基本特征。劳动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体现实践的要求,主观见诸客观。无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需要付出辛苦和勤奋的。只有进行辛勤劳动,才能积累财富、成就事业。所谓“诚实劳动”,指明了劳动的应有规范。如果一个人没有诚实的品格,一味地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抛弃道德、违反法律,就会损害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最终也使自己的劳动扭曲变质。只有人人既讲辛勤劳动,又讲诚实劳动,人与人之间才会充满友爱和诚信,从而实现和谐团结、有序安定。所谓“创造性劳动”,指明了劳动的高级形态。劳动包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成为创造性劳动。如果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没有创造,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已有的东西,那最多就是维持现状,根本谈不上前进和发展,到最后连现状都维持不了,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代尤其如此。所以,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总起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劳动”语言简洁、寓意深刻、思想丰富,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个体与公共的结合、空间与时间的结合、现实与未来的结合,形成一个复合型、立体式、持续性的有机整体,为我们从事劳动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讲话中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唯有如此,才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客观需要。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