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上能下”需治庸问责

干部“能上能下”需治庸问责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6月27日《新京报》)

应该说,干部能上能下,是对干部管理制度的重申,之所以再次重申,是因为过去在干部管理上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中央推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了培养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够善于正确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优秀干部,党的干部队伍才有可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党的事业才能够强盛不衰,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确保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应该是能够真正把那些老百姓认可、组织上放心、能干实事、专干好事的干部选拔出来。因此,干部选拔机制必须规范有序、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体现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确保公权力掌握在那些真正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手中。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首先要重建干部考评体系,从“GDP考核”向“综合考核”转变,避免以往那种片面追求规模、速度的观念,将考核的重点更多地放在质量、效益、结构上,放在民生、环境和社会发展上,建立健全以科学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是说,今后,经济建设只是考核的一个方面,不再成为决定一名干部仕途的压倒性“砝码”。干部的政绩,应是符合党和国家政策和利益的政绩,没有水分的政绩,群众认可的政绩,没有后遗症的政绩。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关键是解决能下的问题,除建立正常的干部退出机制外,实行治庸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治庸问责,要突出“问题导向”机制,对查找、发现和暴露的问题坚决处理、处理到位,决不迁就姑息。既要刮大风、打大雷,更要下大雨、动真格,整治干部队伍的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从根本上扭转有的干部“不尽职、不尽责、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状况。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