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有正确的战略策略。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入手,打虎拍蝇,先以治标赢得民心、树立信心,为治本赢得时间,同时在制度建设上跟进,把治标与治本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实现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这个路径无疑是正确的。
从治标的成果来看,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事项85201起,处理党员干部11229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7303人。同时,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八大以来已经打下100多只“老虎”,平均大概每8天就有一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就在近来海内外有关中国“反腐遇阻论”、“反腐放缓论”扩散之际,6月25日和26日中纪委先后公布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乐大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阿力木江·买买提明涉嫌严重违纪也被查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这些举动再次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在治标成果的基础上,治本也开始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出台,以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聚焦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就是显例。如果说强力“打虎”更加具有治标的色彩,那么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的、根本的任务。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形势下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这一重要论述,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根本方向。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制度治党,不能搞牛栏关猫,必须扎紧制度的笼子,同时还要使制度真正运转起来,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力,为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制度新常态的坚实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