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党政同责”概念
以更高的战略眼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须,更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息息相关。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谈及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此次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五个文件中,有四个都跟环境保护有关的文件,其中两个与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有关。无论是加大对环境违法现象的打击力度,还是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考核评价体系,都是留住绿水青山的重要保障。
“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昨日的会议指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对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目前,地方如果发生了环境事故,一般会追究政府的责任,而因没有明确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规规定党委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责,因此党委的环保责任被虚化了,一旦出现环保事故,通常受处罚的往往是政府系统监管人员。《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了“党政同责”的要求,意味着党委和政府都需承担责任。常纪文表示,政府与党委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如果实施过程出现重大问题,主要追究政府的责任;而如果在部署、督促等层面出现问题,需追究党委的责任。
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考核机制:
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引领市场能力
国有文化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此次会议另一个亮点是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并强调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不断优化国有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去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有媒体评论,只有文艺创作不断显现出生命力,文化市场才能充满发展的活力。搞反了这一对因果关系,文艺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就等于是切断了文艺创作真正生命力的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艺工作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文艺工作的发展存在着被市场同化甚至异化的倾向,衡量一部文艺作品的好坏往往更倾向于是否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偏离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认为,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我们文艺工作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文艺工作拥有塑造市场的力量,引领市场的能力。由此可见,此次会议再次强调,要着力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要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这一系列举措正是为了不断优化国有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条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