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阴影下的希腊公投

债务危机阴影下的希腊公投

2015年7月6日,希腊举行公投,否决了国际债权人提出的救助方案,拒绝实施严格的经济改革与财政紧缩措施。这一结果让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前途更加扑朔迷离,也使得希腊是否会退出欧元区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颇耐人寻味的是,希腊今日的窘状却与其当年加入欧元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希腊:应尽快启动结构改革

欧元区建立之前,宏观经济结构与条件各异的欧洲各国可通过调整汇率以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共同货币欧元的引入,意味着欧元区各成员国不再掌握汇率政策这一工具来调节自身经济竞争力,而在欧元区层面又始终缺乏相应的替代机制,如财政转移支付或充分流动的劳工政策等,导致区域内部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差距不断拉大。与以德国为代表的核心国家相比,以希腊为代表的边缘国家经济基本面逐渐恶化,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失衡日益加剧。

面对这一挑战,在欧元区各项制度建设完善之前,效仿德国进行痛苦却极有必要的结构改革,如实施紧缩财政、削减福利、改革税制及私有化等措施,以提升经济竞争力,应是希腊等国最为紧迫的选择。但是,事实上的政策选择却并非如此。一方面,希腊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较低,对于执政党来说,启动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是吃力不讨好、为他人做嫁衣的苦差事;另一方面,得益于欧元区整体的良好信用,早已问题重重的希腊政府可通过发行国债获取成本更低廉的资金,而成员国财政赤字与政府负债又缺乏有操作性的刚性约束。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希腊政府逐渐失去结构改革的动力,走上举债之路,最终爆发债务危机。

因此,希腊的债务危机本质上是经济竞争力的问题,这一问题因希腊加入欧元区而加剧,又长年被债务所掩盖。国际债权人所要求的,不过是督促希腊落实早应进行的结构改革,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此而言,不管此次公投结果如何,对于希腊来说,当务之急仍然是留在欧元区内找寻一个债权债务双方都可接受的救助方案,尽快启动结构改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