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赢得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从这场伟大斗争中来,并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充分展现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
源自最新实践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回顾十八大以来这两年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大担当和大智慧,从容谋划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披坚执锐推进全面改革和法治建设,锲而不舍狠抓改进作风,不惧风险掀起反腐风暴,各项事业开新局、创新风,极大提振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就是围绕如何有效应对十八大后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出来的,并给予这场伟大斗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可以深切感受到大时代下共产党人的执着信仰信念,对国际国内大矛盾大问题的透彻分析,对复杂环境下中国大战略的运筹谋划,对如何爬坡过坎大政策的竭心创制,展现出大国领袖的宏阔视野和领导风范。总之,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新阶段,是21世纪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行动指南。
应对这场伟大斗争的科学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抓住了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和总部署,是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宏韬伟略。要看到“四个全面”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引领前行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紧紧围绕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关键点谋划和展开的,是党中央领导这场伟大斗争成功开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我们深化这场伟大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的历史大考必须加强新的理论武装。实践发展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实践深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考,能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我们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是否到位,取决于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能否达到高度认同。要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付诸实施,首先要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学真信、见诸行动。要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认真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自觉贯彻并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全面深入做好解读阐释,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干和实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作出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