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这是在国内多种经济并存竞争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较量的双重市场背景下,对作为整体的国有经济适应市场、立于不败和发展壮大提出的核心要求,即关键在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国企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壮大资本实力,把参与竞争的本钱做厚实;就必须加强国企力量整合,聚合优势,形成拳头,在引领科技创新、实现国家战略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当好主力军;就必须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竞争风险,既遵循市场规律,也避免市场盲目性,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是对国有经济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要求。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调控引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力量,是保证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机体。无论是对市场运行引导,还是对非公经济引导,都必须依靠国资国企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来实现。否则,政府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调控管理难以奏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也难以实现。这次股灾救市,就是一个证明。国有经济要更好发挥经济运行主导作用,一个有效形式,就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但混合制企业性质,取决于谁控股。国企要不要“混改”、怎样“混改”,必须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不是放大外国资本或私人资本功能,增强外资私资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是一个大原则。因此,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确保国有资本的控股权就特别重要,国资不仅应当绝对或有效控股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而且应当积极控股一般竞争领域,这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实施国家战略,能否有力引领和带动非公经济落实国家政策、管理规定和调控要求。从衡量指标看,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和控制力、影响力的增强,应体现在通过改革,国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以及国资所控制(即有效控股)的资产比重,比过去有明显提高;进一步还应该体现在,国有资本在社会优质产业、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资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控制(即有效控股)的资产比重等占比指标,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
由上可见,“三个有利于”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割裂、片面地去解读。我们要力求深透准确领会“三个有利于”的完整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全面推进国有经济改革提供科学指南。
(作者: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