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新思路(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新思路(2)

成效卓著 面临大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国家进程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扶贫开发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978年,中国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经过不懈地努力,中国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伟大实践。从1978年到2010年,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参考国际扶贫标准,近半数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在中国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的背景下,到2014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短短36年中国政府让7亿人快速摆脱贫困,世界银行称,“这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在谈及中国成功减贫给世界的启示时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更是评价道,“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减贫事业有着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将直接助力联合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与国外民间的、小规模的生活救济不同,中国是举全国之力,带有强烈“政府主导”色彩,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扶贫。这在世界减贫史上铸刻上了“中国的成就”,也创造了“中国减贫奇迹”。

中国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扶贫开发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比如,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部署,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全局同步推进,国家发展每前进一步,扶贫标准就提高一次,扶贫开发就深入推进一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把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作为实现减贫的重要保证;坚持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扶贫;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如大力发展、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活力等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等等。在实践中通过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军队参与扶贫、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共治方式,形成了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产业化扶贫模式、雨露计划扶贫模式、连片开发扶贫模式、移民扶贫模式、特困地区综合治理扶贫模式等六大有效的扶贫模式。

尽管成绩斐然,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在中国东部发达省份“富可敌国”的同时,中国中西部特别是交通闭塞的山区依然存在较严重的贫困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这些人每天收入约1美元,约占农村居民的7.2%。还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计,现在只有6年时间,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再解决7000多万人的扶贫攻坚,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目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扶贫面临时间节点的考验,执政党的历史承诺也面临着历史的大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