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成常态,“上”有状态

“下”成常态,“上”有状态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作出了制度性的规范。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干部工作的难点问题。“能上能下”两者不可偏废,“能下”执行不到位,“能上”必然要打折扣。换言之,需下的人挥之不去,居上的人素质就参差不齐,只有“下”成了常态,“上”才能真正有状态。

“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制度机制,“能下”不能下,导致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问题屡禁不止,一些论资排辈、照顾性安排、应付式问责等做法大行其道,让庸腐者轻松上位,堵塞了年富力强、廉洁有为的干部的上升渠道,生长了不少安心不尽心、在职不称职的“点卯干部”,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的“菩萨干部”,怕有任务、怕累身子、怕担责任的“宅居干部”,落后不耻、失误不省、违纪不降的“淡定干部”,到龄留职、届满蹲位、有病占编的“粘锅干部”,也是政治生态难净化、从严治党难落实的重要因素。为此,严格监督考评,构设能上能下、优进劣汰的常态机制势在必行。

“下”成常态,核心的是破除“官本位”思想,改变“上荣下辱”、“只上不下”、“下必有过”等传统观念,打破“铁饭碗”、“终身制”,树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进能退”的新导向,建立平庸者下、落后者下、超龄者下、违纪者下、评议差者下、不称职不适岗者下的硬杠杠。当然,让“下”成常态重在各适其岗、激发活力。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干部能上能下不是为了处理干部,而是为了锻炼干部,让干部得到更大的益处,吸收更多新知识。这也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把握政策界限,宽容改革探索中失误,让干部下得规范、下得公平,让下者有其用,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能下”有时也是一种党性,更是一种负责。我党我军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少将甘祖昌自愿回乡当农民;主动请辞八路军副参谋长,发挥专长甘当炮兵学校代理校长的朱瑞;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舍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下任二师师长的徐彦刚,等等,都为是“上为党,下亦党为谋”的典范。

“上”有干事创业的状态,需要有监督问责随时“下”的常态。要切实把“能下”当成“能上”的危机和动力,把治懒治庸、问责法治的力度作为“能上能下”的标尺。把调整十种“不适宜任现职”干部、五项对领导干部问责情形和六种干部“能下”的渠道可操作化,通过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日常考核、民主评议和开通投诉热线等形式,坚持暗访、曝光、问责、查处“四管齐下”,让庸懒干部如履薄冰、违纪干部无处藏身;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不实的干部组织诫勉谈话、限制表彰提拔,直至坚决撤换,使之难过“上岗关”、“考核关”和“群众关”。只有把“能下”常态全时“挂牌营业”,才能有效促动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在充满“能下”的危机感中增强“能上”的责任感。

“能下”成常态,重在构建绩效考评机制。要结合实际完善并运行好“组织督查、量化考评”、“问责处理、现岗调整”、“到龄免退、届满离任”等制度机制,健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群众反映问题限时督办和满意度回访考核等制度,实现监督检查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重点对干部德、绩、能、勤、廉等进行量化考评,区分层次等级,组织升级评档,切实让那些不正、不为、不行、乱为的人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市场,也装不了样子,混不了日子,守不了摊子,占不了位子,让庸官、懒官和贪官遁迹无形。在形成干得好的有动力、干得差的有压力、干不了的有阻力的良好氛围中,真正把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状态激发激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