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平西抗战心脏

斋堂:平西抗战心脏

摘要:京西门头沟,太行余脉,山连山,沟连沟,山路十八盘,水流十八潭……走进那山、那水之间,便是古镇斋堂——70余年前的冀热察地区最前沿。在这里,诞生了北京地区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主力部队——冀热察挺进军;在这里,走出了数十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难以计数的斋堂川儿郎加入抗日部队,血染神州大地……

▲冀热察挺进军9团在平西反扫荡中于张家庄伏击日军。

▲冀热察挺进军9团在平西反扫荡中于张家庄伏击日军。

京西门头沟,太行余脉,山连山,沟连沟,山路十八盘,水流十八潭……走进那山、那水之间,便是古镇斋堂——70余年前的冀热察地区最前沿。在这里,诞生了北京地区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主力部队——冀热察挺进军;在这里,走出了数十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难以计数的斋堂川儿郎加入抗日部队,血染神州大地……

这个周末,记者走进斋堂,探访平西抗日根据地遗址。

车在曲折的山路间徘徊,绕过一个大弯,远处的山上,赫然标示着两个大字——马栏。

“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就在这里。”同行的历史专家韩春明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个小村庄,这里就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选择这片大山,在当时党中央也是审时度势,最终确定在斋堂设立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平西,进,可兵临北平城,守,有山形水势以拒敌,退,可隐匿于山林。”韩春明说,“同时,这里有北平的第一个县委,有组织基础,也有抗日武装力量。所以在洛川会议以后,党中央提出开展游击战,就选定了在平西设立根据地。”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挺进军和中共冀热察区委,担负继续开辟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任务。1939年2月,由第四纵队和冀东抗日武装正式组成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自此,年轻的红军猛将萧克,跃马扬鞭,旌指平西,一股红色的旋风席卷了永定河谷的村村寨寨。

在村口下车,拾阶而下,半山腰处,有一处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看,这就是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韩春明说。

一进门,便看到了萧克将军题写的一首诗:“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程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

第一道院,四面的房间被分成了不同展室。北面的一间便是萧克将军的指挥室。里面摆着两把木椅,还有一个火炕,桌上还有他曾经用过的砚台。

“在这里,冀热察挺进军的作用就是,牵制日军南下,同时向平北、冀东发展,可以说,北平地区的抗日活动,就是以平西尤其是斋堂为后方基地而开展的。”韩春明说。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