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批示,身体力行地在多地多部门多单位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对于开展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这里的“事”,指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事业要发展,要成功,基础在调查研究,方式方法靠调查研究。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 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重视调查研究,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需要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调查研究也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本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保证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

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话指出,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他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来看,调查研究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个人成长也有密切关联,需要从根本上加以重视。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过程。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无论是制定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总结基层经验,为作出正确决策创造条件,为检查决策的偏差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第一手材料。

调查研究是推动工作的过程。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因此,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通过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党委、政府干什么,从而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