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

——记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

广泛开展统战工作。自卫会成立之初,为争取各方面抗日力量,中共河北省委一方面动员当时在津各界人士加入自卫会组织,并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前往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派遣干部进入各党派,扩大中共的政治影响,呼吁各方面的社会各界人士坚持抗日立场。9月,自卫会发出《告华北平津同胞书》,指出:“为确保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自己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发动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10月,又拟定《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政治纲领草案》,提出“动员全华北的人民武装起来,驱逐日寇,铲除汉奸,推翻傀儡政权”等l0项政治主张。至1937年底,参加自卫会的党派、政治和武装力量有: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教授杨十三、滦县民团团总高志远、蒋介石中央系代表、天津电报局局长王若僖,电话局局长张子奇,桂系人物刘绍襄以及天津《益世报》主笔罗隆基,《大公报》主笔王芸生等。此外,党领导下的工会、青年、妇女等群众团体的代表也参加了自卫会工作。冀东各县还成立了团结各阶层抗日反汉奸人士的分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导下,各抗日救亡团体重新组织起来,自卫会的联系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扩展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抗日积极性空前高涨。

支援华北抗日武装。自卫会派人分赴冀东、冀中联络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武装,特别是直接参与组织了冀东暴动。党组织先后以自卫会的名义争取过高志远的民团、原西北军系统的洪麟阁旧部、土匪魏大光等冀东各派武装力量,并于1938年5月,在天津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统一指挥抗日队伍,任命高志远为司令员,李运昌、洪麟阁为副司令员。会后,又派自卫会负责人李楚离和王仲华分别到洪麟阁、高志远的部队指导工作。为了支持冀东暴动,自卫会成员还想尽办法筹备物资,通过关系先是以募捐的形式买到一些医疗器材和药品,后又弄到一些通讯器材,分批秘密送到冀东。为争取华北抗日武装能在国民党政府方面取得军饷,1936年6月,党组织派自卫会负责人张致祥前往武汉,希望通过国民党参政员刘清扬的关系向国民党当局争取军饷。同时,向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叶剑英同志汇报党在华北组织抗日武装的情况。但国民党政府以日军即将展开“扫荡”,部队马上转移为由一推了之。

1938年9月,中共河北省委撤离天津,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逐渐停止活动。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卫会的各项活动适应了当时抗日斗争的需要,党通过自卫会这一战线组织,发展和壮大了抗日力量,对开展华北地区人民武装抗日活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